昀冠新聞
分析方法驗證中耐用性驗證的剖析
2023-03-17昀冠科學商城新聞編輯
對于開發出來的分析方法,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驗證,其中耐用性的驗證非常重要,分析方法的耐用性,是指在測定條件有小的變動時,測定結果不受影響的承受程度,是為了考察方法本身對于可變試驗因素的抗干擾能力,對于微小變化的理解,千人千面,到底多少算微調,多少算大的調整,對于液相色譜法中,本人對以下變動因素進行舉例解析:
一:色譜柱的選擇
在做色譜柱耐用性選擇時,需要選擇不同品牌,不同批號的色譜柱,至少篩選3個不同廠家生產的色譜柱,并且需要保證不同廠家的色譜柱系統適用性應符合要求,色譜峰出峰順序不變,目的一是為使用方便,采購方便,并且采購部門在價格上也有主動權,另一個方面有的色譜柱廠家可能某一款色譜柱停產不生產了,或者更新換代后,不一定適用樣品的檢測,因此色譜柱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一項。
對于不同的檢測項目,還要具體分析,譬如,對于有關物質的檢測,往往要求幾個雜質甚至十幾個雜質的分離,因此為了保險起見,我一般選擇比較知名廠家知名品牌的色譜柱,雖然價格上會貴一些,但是質量上會更有保障一些,對于含量和溶出的檢測,色譜柱的使用頻次較多,檢測量較大,色譜柱在這里就屬于易耗品,在有些項目要求不是太嚴格,譬如只要主峰塔板數能滿足要求,重復性符合規定的情況下,我一般選擇便宜且易獲得的色譜柱,但是同樣也是需要選擇至少3個廠家的色譜柱。
二:流動相比例的驗證
首先,在反向色譜法中,流動相比例的調整,往往對樣品的檢測影響較大,流動相中有機相的比例較大,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,主峰出峰時間靠前,水相的比例較大時,出峰時間往往靠后,是因為反相色譜中,色譜柱的填料是非極性的,而流動相是極性的,根據相似相容原理,當流動相有機相比例提高后,即降低了流動相的極性,流動相的洗脫能力得到提高。所以樣品出峰會靠前。
在做含量和溶出的方法驗證時,流動相比例變化±5%,只要主峰的拖尾因子和理論塔板數能符合要求,一般對樣品的檢測結果影響不太明顯(含量的結果的變化量≤2.0%),如果不滿足要求,將流動相的比例變化收緊到±2%,繼續進行測試。
例如:甲鈷胺含量的檢測

從結果來看,流動相中有機相的比例變化±5%,系統適用性中,對照品溶液的塔板數均大于3000,含量的變化量均小于2.0%。耐用性良好。
但是對于有關物質的研究,流動相比例變化±5%,影響非常大,是因為有關物質的研究,需要關注的雜質往往有幾個甚至十幾個,在同一個體系下既要使各個雜質能有效分離,流動相中比例的變動可能導致某個雜質和相鄰的雜質不能有效分離。那么,我們在方法驗證中,怎么調整流動相的比例呢,我的做法是一般在保證一相不變的情況下,調整另一相。
舉個例子:維格列汀有關物質的檢測
流動相A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比例,水相中既有磷酸鹽緩沖液又有水相、有機相中既有乙腈又有甲醇,那么我們現在有如下4個設計方案,把水相看做一個整體,有機相看做一個整體。將有機相的比例調整。

這樣既考慮了在流動相有微小變動的情況下,系統適用性溶液中各個雜質都能有效分離,也能保證供試品溶液中各個雜質的檢出量均小于10%,能起到驗證方法的目的。
但是,假如某個驗證的條件試驗結果數據超過要求的限度范圍內,則需要對該條件進行嚴格控制。
三:柱溫和流速耐用性范圍的考察
液相雖然經過校正,但允許存在一定的誤差,柱溫允許±1℃~2 ℃等,儀器流速誤差小,但仍然進行有±10%~20%的變動耐用性考察,因此,柱溫和流速的耐用性不需要考察太大的范圍內,柱溫一般驗證范圍為±5℃,流速一般±0.2ml/min,但是如果在驗證的過程中,發現結果不符合可接受標準,則需將柱溫范圍收緊到±2℃,流速的范圍收緊到±0.1ml/min繼續進行驗證,如果還不能符合可接受標準,則需對檢測方法進行嚴控,并在質量標準中進行說明。
四:檢測波長的耐用性考察
需要分2個方面來講,含量和溶出的耐用性考察和柱溫流速一樣,不需要太大的范圍,一般±5nm就行,這里需要重點說明的是,有關物質的耐用性考察,有關物質中,各個雜質的響應值不同,有的甚至差別很大,假如檢測波長耐用性范圍調整的過大譬如±10nm或者±5nm,會導致檢測結果差別較大,特別是一些雜質需要加校正因子,結果差別更大,就失去了驗證的意義,因此,有關物質的波長的耐用性調整為±2nm就可以了。
這樣,通過全套的耐用性的考察,將檢測方法確定下來,在正常的樣品檢測下,在耐用性變動參數范圍內改變參數均不算改變方法,達到了方法驗證的目的。
參考文獻:
[1]2020年版《中國藥典》四部分析方法驗證指導原則(9101)
[2]《藥品GMP指南》(2010年修訂)
[3]歐洲藥典質量標準的起草技術指南



滬公網安備31011502401370


